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 – 春节
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,位居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首,另外三大节日分别是清明节、端午节和中秋节。民间大多把春节称为“过年”,但事实上,年和春节的起源并不相同。如今广泛流传的说法有两种,一是古时候,有一种名为“年”的猛兽,每到腊月三十,便窜进村子里,残害生灵。
某一个腊月三十的晚上,“年”闯进一个村庄,恰巧两个牧童在比赛挥鞭子。“年”突闻半空中响起“啪啪”作响的鞭声,吓得掉头就跑。它跑到另一个村庄,迎头望见某户人家门口晒着大红衣裳,它不知为何物,又吓得赶紧逃跑。后来它又到一个村庄,朝一户人家里探头,只见里头灯火明亮,刺得它头昏脑胀,于是不得不夹着尾巴溜走。人们于是猜测“年”的弱点是怕响、怕红和怕亮,便想出许多抵御的方法,逐渐演变成今时今日的过年风俗。
另外一种说法是,由于谷禾一般是一年一熟,中国古代的字书(解释汉字形体、读音和意义的书)将“年”放在禾部,寓意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然而,当时民间虽有过年的习俗,但并不称之为春节,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——立春。南北朝时,春节泛指整个春季。
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前,中国使用的是实行了几千年的农历历法,直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用公历纪元,从此,公历1月1日称“元旦”,农历的“元旦”则改称“春节”。
但传统年节观点已根深蒂固,人们仍然欢庆农历新年,并且依然称之为“过年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政务院会议在1949年12月通过了《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》,其中分别规定了元旦和春节等法定假期的放假日期。由此开始,春节作为农历新年的名称也就更广泛地被使用。
春节的传统习俗
1.祭灶——是中国民间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,源于古人拜火。南方大部分地区仍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传统,而北方地区受清朝后期帝王家选在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的影响,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。过去,差不多家家户户的厨房都有“灶王爷”的神位,他负责管理各家灶火,被看作保护神。
2.扫尘——也就是俗称的大扫除,是春节年俗传承的比较完整的一个习俗。“腊月二十四,掸尘扫房子”的风俗由来已久,据《吕氏春秋》记载,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。据民间说法,“尘”和“陈”谐音,有除陈布新的含义,一般在举行过祭灶后,便正式为迎接过年做准备。
3.年夜饭——除夕夜,全家共聚一堂吃年夜饭,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,一家人团坐守岁。在中国南方有除夕夜围炉的习俗,围炉而坐,边看电视边聊一年下来发生的大小事。北方则是全家人一起包饺子,为讨吉利,通常会把硬币、糖、花生、枣子、栗子和肉馅一起包进饺子里。而除夕夜守岁的习俗,又称“熬年”,也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,让房子保持灯火通明,直到新一年的来临。
4.拜年——初一早上,先放爆竹,称作“开门炮仗”,预示新一年顺顺利利,红红火火。晚辈向长辈拜年,出外遇见人也要恭贺新年。北方人讲究大年初一吃饺子,取“新旧更替、更岁交子”的意头,且饺子形似元宝,是新年发财的好兆头。南方人则多数做年糕和汤圆,年糕取“年年高升”之意,汤圆则寓意“阖家团圆”。
5.回娘家——大年初二,出嫁的女儿回娘家,夫婿得同行,也因此俗称“迎婿日”。通常,回娘家的女儿会带一些红包和礼品,并且在娘家吃午饭。在中国南方、广东、澳门等地,初二要吃开年饭,尤其是做生意的人,通常会准备年夜饭必吃的好意头菜肴。
春节的精神内涵
随着时代变迁,社会高速发展,衍生出微信红包、旅行过年等习俗简单化的过年方式,让人不禁感叹年味淡了。然而,虽说象征传统年俗的形式日益减少,但人们祈愿平安团圆的寓意始终不变。古时候守岁有两种含义,年长者守岁为了“辞旧岁”,有珍爱光阴的意思;年轻人守岁,则是为延长父母寿命。关于这一点,虽说现代年轻人本就睡得晚,但说到祝福父母长寿这一点,还是很多人选择相信。
至于年夜饭,比起从前家庭成员各司其职,在家里操办,现代人通常选择上餐馆,免去饭前忙于准备,饭后忙于刷碗的麻烦,多了相聚谈话、交换近况的时间。团圆、感恩、祝福、亲情和家的观念仍然被重视。
春节作为一个传统的重要节日,被传承了至少四五千年,即便今时今日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, 大鱼大肉新衣裳不必等到过年才能享受,但传统节庆是民族的精神折射,人们对春节的期待,乃至于对逐渐逝去的“年味”的呼唤,都是一种群体情感的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