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 粽飘香
农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,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俗,时至今日,仍是华人非常重视的节庆,吃粽子、赛龙舟等仍然盛行。关于端午节的由来,有多种说法,比方说纪念屈原;纪念伍子胥、纪念孝女曹娥、恶月恶日趋避、三代夏至节、吴月民族图腾祭等,但流传和影响最广的要属纪念屈原一说。在民俗文化领域,中国人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,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。
据《史记》〈屈原贾生列传〉记载,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。他倡导举贤授能,改良内政,并大力主张联合齐国抗秦,遭到以子兰为首的楚国贵族强烈反对,屈原遭馋去职,被赶出都城,流放到沅、湘流域。他在被流放时,写下了忧国忧民的《离骚》、《天问》、《九歌》等不朽诗篇,影响深远,因而,端午节也被称作诗人节。
后秦军攻破楚国京都。屈原眼看祖国被侵略,心如刀割,于农历五月五日,写下绝笔作《怀沙》后,抱石投汨罗江自尽,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。传说屈原死后,楚国百姓哀痛异常,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。渔夫们划起船只,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。其中一位渔夫拿出准备好的饭团、鸡蛋等食物,“扑通……扑通”地丢进江里,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,也就不会去啃咬屈原的身体。人们见后纷纷仿效。后来担心饭团为蛟龙所食,人们又想出用楝树叶包饭,外缠彩丝的法子,并逐渐发展成今日所见的棕子。
民间过节习俗
2006年5月,中国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;2009年9月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(UNESCO)正式批准将其列入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》,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。
作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,端午节也是民间的民俗大节,因中国地域广大,加上有许多故事传说,因此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。只不过严格说来,龙舟竞渡和端午食粽被视作端午节的标志性习俗,前者因各国人民的喜爱发展成国际赛事,食粽的习俗则自古以来盛行不衰,已成覆盖面极广的民间饮食习俗。
- 龙舟竞渡
相传起源于楚国人因不舍贤臣屈原投江,许多人划船拯救,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,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。但也有说,竞渡之习早在那之前就已出现,学者闻一多先生的《端午考》指,距屈原投江千余年前,划龙舟的习俗就已存在于吴越水乡一带,目的是通过祭祀图腾——龙,祈求避免水旱之灾。
- 食粽
粽最初用作拜祭祖先和神灵,具体起源年代无考。到了晋代,正式定粽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品。虽有说端午食粽是源于屈原投江后,楚国人担心他的躯体被鱼啃咬,又怕饭团被蛟龙所食而发展出的一种食物,但事实上,早在春秋晋国时,就有寒食节(清明节前一天)吃粽子的习俗。
- 饮蒲酒、雄黄酒、朱砂酒
药料包括雄黄、朱耒、柏子、桃仁、蒲片、艾叶等,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、艾蓬蘸洒墙壁角落、门窗、床下等,再用酒涂在小儿的耳鼻、肚脐,以驱毒虫。这些活动,从卫生角度来看,是有科学道理的。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,饮蒲洒也颇有益。
- 跳钟馗
跳钟馗是一种民间舞蹈,又称“嬉钟馗”。据悉,跳钟馗,源自北宋,有《出巡》、《嫁妹》、《除五毒》等多种内容,体现了民众崇尚钟馗的刚正不阿和祈盼除害降福的美好愿望。在民间,“钟馗”是避邪扶正的象征,端午跳钟馗,寓意消除五毒,四季平安。
- 编五色丝线
中国传统文化中,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”青、红、白、黑、黄”被视为吉祥色。五彩丝线或源于古代南方吴越百姓的文身遗俗,端午以五色丝线系于臂上,曾是很流行的节俗。传到后世,即发展成如长命缕、长命锁、香包等许多种漂亮饰物,制作也日趋精致,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。
蕴含爱国情怀
曾有这么一段话流传过:“中华民族的节日那么多,几乎都是为神和给鬼过的,给人过的只有端午节”。而这个人正是在195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宣布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屈原。端午的起源有各种说法,却唯独屈原之说占据主流地位,这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有着极大的关系。
然而,随着粽子的口味越来越丰富,人们对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却日渐模糊。这也是为何近年中国有不少学者出来喊话,希望人们不要只是追求物质上的“硬需求”,也该重视民族精神内涵等“软需求”。中国在2008年将端午节列为法定节假日,便是希望人们能重视节日的文化内涵,和家人一起裹粽子,再和亲友一起品粽香,给小辈说一说屈原的故事,好好感受端午节千年来传承的家国情怀和文化韵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