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节的演变

清明,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,与春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并列为中国四大节日,是传统华人团聚共度的日子。2006年5月20日,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,清明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清明节根据文献记载,清明起初只是节气,也称踏青节,因为4月初正是春光明媚、郁郁葱葱的时节,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习惯。后来,在历史的演变和文化的传承中,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,来到今时今日,人们对清明的认识基本上建立在上坟扫墓、祭拜祖先之上。

所谓寒食节,指的是中国北方古代的节日,禁烟火,只吃冷食。从先秦时期起,从官方到民间都有“改火”的习俗,在仲春季节进行祭祀活动,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,重新钻燧取出新火,作为新一年生活的起点。然而,当时的寒食节相当严厉,许多地方甚至要禁火一个月,严重影响民生,于是到了唐代,寒食节只有三天,分为大寒食、官寒食和小寒食。唐代之后,寒食节式微,逐渐被清明节取代。

而上巳节的主要风俗是郊外春游、春浴、祓禊(古人在河边戒浴,祈福消灾),但这个节日在来到宋代,因日期与清明相近,而突然在北方消失,只在南方的少数民族间流传。从大理每年三月三日举行的泼水活动中,还依稀可见上巳祓禊的影子。

清明节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,但扫墓这件事盛行开来是唐宋以后,唐玄宗甚至为了方便官吏回乡扫墓,而颁布政令,设扫墓假期。而近代的中国是在1935年由中华民国政府规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。2007年12月,国务院在常务会议上通过修改《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》,规定农历清明当日,为法定假日。

 

21世纪以后的清明节清明节

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习俗流传了几千年,给坟墓铲除杂草、添加新土、供奉祭品、燃香奠酒、焚烧纸钱的动作在所有华人落脚的地方一代又一代地传承。然而,随着时

 

代转变,新家庭人丁单薄,且越来越多年青一代选择离乡背井,在外生活,在人手有限的情况下,扫墓祭祖的规模也最大程度地简化,许多步骤能免则免,新一代对扫墓这件事也似乎仅抱持例行公事的态度。

尤其近年来,流行起高科技扫墓,中国有公墓推出特殊服务,让无法亲自扫墓的亲人透过直播在微信观看仪式,有的墓地则经营网上纪念馆,开放让亲人购买虚拟蜡烛或礼物致意,一些则在墓碑上嵌入二维码,方便相关人士扫码到网上纪念馆互动。

当然,这样的变化引起了一定的反弹,但也有不少人支持这样的做法,认为虚拟形式可以减少空气污染,认同没有必要让本是表达思念之情的清明节成为土豪炫富,进而造成环境破坏的节日。清明节祭祀的本意在于追远慎终、缅怀古人,同时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孝道和感恩之心,无论是否移风易俗,这一点不改变,也不可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