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青年节的历史与意义
定在5月4日的中国青年节又称五四青年节,源于一场以北京青年学生为主的爱国运动。1919年1月,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法国在巴黎召开“和平会议”,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废除其他国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,并取消21条不平等条约,但均被无理拒绝,而且还将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让日本。
消息传回中国后,激起人民的强烈抗议,北京学生、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了游行示威、请愿、罢工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,被认为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始。5月3日晚上,北京大学的学生聚集在一起,提出严惩负责与日本具体交涉的北洋政府官僚,并决定于次日联合北京各校学生在天安门游行示威。
5月4日下午,3000余名学生聚集在天安门广场,喊出“外争国权,内惩国贼”、“废除21条”、“还我青岛”等口号。5月7日,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南京、武汉、长沙、广州、重庆等地的学生都举行了大规模的集会和游行示威,运动在全国各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。
后来,军阀政府大肆逮捕学生的消息传开来,激起全国各地更强烈的反弹,更多城市加入其中,工人罢工、学生罢课,连资本家也罢市。由此,五四运动进入新的阶段,中心点从北京转移至上海,主力也从青年知识分子扩大到工人阶级。声势浩大、规模壮阔的爱国运动终于爆发。最终,中国代表没有出息签字仪式,五四运动的目标得以实现,也标志着中国青年作为新生社会的力量,登上了历史的舞台。
为了发扬五四运动中青年们的革命精神,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校园联合会在1939年率先将5月4日定为中国青年节;1949年12月,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。
五四精神的象征意义
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,而五四精神就是爱国主义的表现,核心内容为爱国、进步、民主和科学。五四运动无疑是一次高扬“民主”和“科学”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,以1915年在上海创办的《青年杂志》(隔年改为《新青年》)为标志,新文化运动正式兴起。追求民主和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动摇了封建思想长久以来的地位,使大批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,为后来爆发的群众爱国运动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。
五四运动之后,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出现,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,逐渐受工人群体的欢迎。一方面促进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,另一方面,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足了准备。
五四青年节来到今时今日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符号,青年被灌输必须对社会问题有激情,对国家命运有担当。事实上,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里的不同时期,五四精神始终蕴含强大的时代精神和感召力,始终引导着中国青年运动发展的方向。